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扬州雕版印刷史上第一位女传承人

发布日期:2016-08-09  来源:《扬州日报》
核心提示:历史文化名城扬州,一大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此萌生、发展,成为城市的鲜亮名片。目前,扬州拥有3项世界级非遗项目和19项国家级非遗项目,拥有21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在国内地级城市中名列前茅。这21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大多年逾古稀,扬州人深感非遗传承的责任重大。

  历史文化名城扬州,一大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此萌生、发展,成为城市的鲜亮名片。目前,扬州拥有3项世界级非遗项目和19项国家级非遗项目,拥有21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在国内地级城市中名列前茅。这21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大多年逾古稀,扬州人深感非遗传承的责任重大。

  让人欣喜的是,这些非遗传承人以及扬州“三把刀”等传统技艺大师,不仅身体力行“工匠精神”,而且悉心培育接班人。在家庭氛围和大师精神带动下,近年来他们的子女们纷纷扛起了大旗,成为各自行业内的中坚力量,在继承耐心、专注、坚持精神的同时,不断开拓、创新,让我们看到弘扬“工匠精神”的新希望。

  雕版印刷是运用刀具在木板上雕刻文字或图案,再用墨、纸、绢等材料刷印、装订成册页或书籍的一种特殊技艺。它肇始于1300年前的中国,在世界文化传播史上起着无与伦比的作用。该技艺至今仍保存着完整的形态,被誉为世界印刷史上的“人类活化石”。

  2006年雕版印刷技艺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目前,扬州有一批潜心从事、传承雕版印刷技艺的工作者,今年40岁的陈美琦就是其中之一。与其他人不同的是,陈美琦是雕版印刷技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陈义时的女儿。在扬州雕版印刷行业,子承父业的少之又少,女孩子传承家业的陈美琦是唯一一个。

  20年前,雕版印刷面临后继无人的困境,陈义时硬是把她“逼”回家,学习雕版。这20年间,陈美琦经历过反抗、彷徨,继而在父亲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对雕版印刷自觉自愿传承,并加以创新,将雕版印刷与现代审美嫁接。如今,陈美琦已经成为传习所副所长,带出一批优秀弟子,扬州雕版印刷薪火相传,这门古老的技艺也在现代审美空间内找到一片新天地。

  “逼”出来的首位女传承人

  “我有一个大师级的父亲,这是我的幸运,也是我的宿命。”

  要说雕版印刷是陈家的祖传手艺,一点也不为过,陈家“杭集刻字坊”的招牌自清光绪年间,陈美琦的曾祖父陈开良时就已经是响当当的牌子了。与父辈们开创雕版技艺的辉煌相比,陈美琦也开了一个先河——她打破了雕版印刷“传男不传女”的行规,成为了扬州雕版印刷史上第一位女传承人。

  “我父亲在雕版印刷行业的成绩毋庸置疑,有这样一个大师级的父亲,是我的幸运,也是我的宿命。”陈美琦说,二十年前的她,不太愿意提及父亲,因为她害怕父亲逼她回家学手艺,那段时间陈美琦对学习雕版印刷是抵触的。

  17岁的陈美琦选择跟哥哥一起学起了收益较高的玉器。当时雕版印刷面临后继无人的困境,陈义时频繁地跑到陈美琦工作的地方,反复提传承雕版印刷的事。

  待到陈美琦21岁时,由于一场病,她在家休养了半年。“我在家闲得太无聊了,哪怕洗个碗,父亲都不准。有一天我心血来潮说‘爸爸,我跟你学刻字吧。’父亲一口答‘好’。”陈美琦笑着说,第二天,父亲就带回了一套雕版工具,交到陈美琦手中。

  “老实说,我当时一心想的还是做玉器,所以我跟父亲达成协议,我说我学刻字就是学着玩,你以后不准强迫我做这个工作。”陈美琦说父亲一口应允了,于是她就这样拿起了刻刀。

  学艺的一开始,陈美琦笑称自己是“刁钻”的,她不准父亲对自己提太高的要求,“我就是学着玩的,我怕学得越认真,就越丢不下这把刻刀了。”陈美琦说。

  在学艺初期,陈美琦一直在心里与父亲暗自较劲:“其实我从小就会刻字,但是不精,有的字我看父亲很流畅地就刻完了,我却要花半天工夫。于是我一下子来了兴致,心想我总不会那么笨,学不会吧?慢慢地,我对自己的要求越来越高,我意识到这把刻刀终究是放不下了。”

  “我常开玩笑地说,我学雕版印刷是父亲逼的,他听见了也是笑笑,不置可否。但是我知道,他打心眼里高兴,家里的手艺终于传下去了。”陈美琦说。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