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解读安徽省机器人产业发展十年规划

发布日期:2018-10-19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核心提示:为贯彻落实好《中国制造2025安徽篇》将机器人作为重点发展领域的总体部署,推进安徽省机器人产业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安徽省发布《安徽省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7年)》(以下简称(《规划》)和《支持机器人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政策》)。

  为贯彻落实好《中国制造2025安徽篇》将机器人作为重点发展领域的总体部署,推进安徽省机器人产业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安徽省发布《安徽省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7年)》(以下简称(《规划》)和《支持机器人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政策》)。

  1、发展现状
 
  2017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达到23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2.1%,其中工业机器人销售额达到147亿美元、增长11.4%,进入平稳成长期。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正处于爆发期。
 
  目前,我国机器人产业大致形成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东北、中部和西部六大产业集聚区。从发展基础、技术实力、市场空间、产业链、产业集聚程度等方面看,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处于国内机器人产业发展第一梯队,东北和中部地区处于第二梯队,西部地区处于第三梯队。其中,安徽省总体处于第二梯队的前列,芜湖市在工业机器人领域处于全国前列。
 
  2017年,我省工业机器人产业(全产业链)主营业务收入达200亿元,工业机器人产量达8000余台,比上年增长1.4倍;服务机器人已形成教育、医疗、公共服务、公共安全、餐饮、娱乐机器人等较为全面的产品体系。
 
  我省初步打造了芜湖、马鞍山、合肥等机器人产业集聚区(以下简称“芜马合”),已形成集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系统集成、示范应用等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现有机器人生产、集成和零部件企业150余家,机器人研究院6家。
 
  2、发展趋势
 
  一是技术融合促进机器人创新发展。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推进,尤其是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等基础和前沿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动机器人产业成为一个扩张无边界的领域。
 
  二是机器人应用范围不断拓展。全球机器人产业正由重点发展工业机器人转向工业机器人与服务机器人并重发展,细分领域的巨大需求也导致全球市场尤其是服务机器人市场从平稳发展转向高速发展。
 
  三是由产品竞争加快转向平台竞争。随着“机器人+大数据+互联网”成为全球发展趋势,机器人企业开始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在强化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的基础上,建立工业互联网平台,从生产机器人转向标准构建、数据支持、技术分享和服务延伸,由产品竞争加快向平台竞争转变。
 
  3、发展目标
 
 
  4、发展路径
 
  一、“机器人+制造”融合发展
 
  组织实施“机器换人”智能化改造项目,推动重点领域智能转型,有效拓展工业机器人应用市场。
 
  二、“基地+基金”集群发展
 
  发挥“芜马合”全国机器人产业集聚发展试点的基础优势,大力引导企业向基地集聚;按照“1个基地、配套1支基金”的模式,支持芜湖、马鞍山、合肥3个产业基地配套各自的产业基金;积极培育一批机器人创业创新基地和众创空间等,形成“大而优”“小而专”的产业集群。
 
  三、“龙头+配套”协同发展
 
  通过兼并重组、交叉持股、投融资等多种方式积极引入各类社会资本,着力打造一批行业领军企业。
 
  四、“存量+增量”转型发展
 
  加速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积极实现由要素投入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不断调整现有存量,增加有效投入,推动省内机器人企业做大做强。
 
  五、“应用+创新”持续发展
 
  实施一批带动性强、关联度高的机器人关键零部件研制及示范应用项目、工业机器人核心技术研究及示范应用项目,加强我省机器人产品、核心零部件产品的推广应用,打通技术开发、产品制造、示范应用的产业化通道,以应用推广带动研发创新。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返回顶部